一、简介
2017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为新工科建设提出了纲领性的意见。问产业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更新知识体系,强调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学科交叉融合。随着ICT产业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的涌现,传统信息类专业急需以新工科理念进行升级改造。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地的大学,学校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导,率先在信息类专业进行工程教育改革,实施基于“新工科”建设的ICT产业链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我校信息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个专业,通过重构基于“云-管-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各专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资源共享、错位发展的新格局(图1)。
图1 基于ICT产业链“云-管-端”重构的五个专业培养方向
自2013年起,与微软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嘉兴学院•嘉兴微软技术中心大学生实践基地”,不断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深化产教融合程度,陆续建立起“嘉兴学院•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受益学生人数显著增加。2016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在基于“开放、合作、协同、融合、创新”的产教融合理念下,与企业不断联动,打破瓶颈,谋求新的发展,真正实现了从“融入”到“融合”的层级演化。
二、拟解决问题
⒈传统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实践能力与产业链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传统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与ICT产业链发展及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实践能力与项目化能力欠缺。
⒉ 实践平台建设与产业链实际需求有明显滞后。传统实践平台知识体系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存在实践平台教学内容与ICT产业链脱节。
⒊ 传统教学方式与课程内容,无法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需要教学方式的更新及课程内容的快速迭代,传统教学方式与课程内容亟待更新。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实践
⒈建立校企“双主体”管理机制、搭建“六位一体”协同育人平台、重构基于“云-管-端”的信息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生与产业链用人需求无缝对接。
共建“嘉兴学院-中兴通讯ICT学院”,搭建基于“管理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小组”的三级管理体系和“学校-学院-专业”三级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形成闭环式教学质量监控,出台《“一课双师”实施方案》等25项管理制度。
共建“嘉兴市智慧城市人才培养创新联盟”,优化原有分散型的合作育人平台,建立了基于创新联盟的“政、产、学、研、转、创”六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
基于OBE理念及产业链需求重构基于“云-管-端”的信息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双主线”培养模式贯穿课程体系,把基于双创的职业素质教育作为另外一条主线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⒉共建“行业级”实验实训平台和实习实践就业“一体化”资源池,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服务平台,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与产业链需求无缝对接。
校企共同新建实验室全部采用行业现网设备,根据企业实际项目并按照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建设。采用“双元素、双身份、混合型”模式,实现了“校企双主体,师生同成长”;建立强化实践能力的“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产业链需求的无缝对接。
建设实习实践就业“一体化”资源池,共建27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0余家重点企业就业资源池。
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服务平台。成立“IT120先锋工作室”“ICT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等创新试验班和众创空间,组建“四维智城企业工作室”等校企联合工作室,培养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创新型劳动者。
通过“六位一体”协同育人平台,共同开展纵/横向课题研究、共建“智慧交通研究中心”,成立“行业培训与考试中心”。
⒊重构面向“云-管-端”的新工科课程体系,实施基于“智慧学习工场”的虚实结合场景,创新“一课双师”教学方法,实现了学生专业知识与产业链需求的无缝对接。
构建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维/技术支持、大数据开发及应用四大岗位群的课程体系。设计3条渐进式实验教学课程群,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建设“智慧学习工场”教学场景。提供在线直播等功能,实现教学过程的线上化;通过资源共享,实现课程快速迭代。通过大数据中心实现过程化评价体系(见图2)。
图2 智慧学习工场架构图
组成“多元化”教学团队,开展 “一课双师”教学模式。建设了涵盖6门专业课程的在线实验课程资源,校企联合出版4本应用型教材。
四、成效与影响
⒈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面增强,社会竞争力和岗位胜任度明显提高,育人效果显著。通过开设《红船精神与时代价值》、职业素质系列课程和志愿者服务等举措,将“红船精神”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夯实道德规范,把学生培养成有信仰、能实践、善创新、甘奉献的新时代大学生。IT120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2013年度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连续两年被评为南湖大学生志愿者联盟“优秀志愿者团队”;IT先锋营入选2016年“全省高校党建特色服务品牌案例”。2名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1名学生当选为浙江省首届“美德学子”。
⒉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明显提高。依托创新训练课题、学科竞赛、创业育成班、行业认证以及企业方引入的创新创业体系,校企联合组建10支双创团队。近5年,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项,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等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60项,学生获授权专利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见图3)。
图3 近5年学生获得各项奖项统计
⒊专业群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成果突出。《数据结构》课程,被认定为国家一流课程。《数据结构-Java语言描述》已有14印次,被武汉大学等50多所高校使用,校企合作教材被青海师范大学等29所学校选用。嵌入式课程群的改革成果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刘小晶老师的团队在浙江省首届高校教师创新能力比赛中获一等奖。由陆军院士亲自担任专业负责人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省一流专业。陆院士亲自讲授的《信息类专业导论课》获评为“浙派名家”课程思政精彩一课。
⒋协同育人模式受到教育部和各界积极肯定。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立以来,先后接待了省市各级领导20余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长李延保、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专家组组长韩宝平等专家参观基地后,一致认可基地的建设成果,肯定了专业建设对接行业需求、教学设计对接行业标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校在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上做的实践探索。
⒌改革理念形成有效辐射,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德国弗莱堡大学、泰国皇家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考察交流100余次。在第十五届浙江省本科院校计算机系主任(院长)论坛上,嘉兴学院ICT专业群协同育人模式在大会上做报告。教育部“教育之弦”刊登了“嘉兴学院:校企“三协同”深度融合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文章,浙江新闻客户端刊登了“校企深度融合•嘉兴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接地气’”的文章。
重要成果一览表
序号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等级 |
授奖部门 |
1 |
2014年9月 |
“全程渗入、实战驱动、强化工程”电类专业嵌入式课程群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浙江省人民政府 |
2 |
2016年7月 |
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 |
国家级 |
教育部 |
3 |
2017年11月 |
中国校企合作好案例奖 |
国家级 |
教育部 |
4 |
2020年12月 |
《数据结构》国家一流课程 |
国家级 |
教育部 |
5 |
2020年5月 |
校企深度融合的信息通信技术(ICT)专业群协同育人创新与实践 |
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
嘉兴学院 |
6 |
2016年4月 |
“学分引导 青蓝对接 多元协同 三双一励”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
嘉兴学院 |
7 |
2016年4月 |
“强化实践、突出应用、激励创新”的应用型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平台课实验实践教改探索 |
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
嘉兴学院 |
8 |
2018年11月 |
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的专业群建设探索与实践-以信息通信技术(ICT)专业群为例 |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浙江省教育厅 |
9 |
2016年8月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 |
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改项目 |
浙江省教育厅 |
10 |
2013年8月 |
新媒体背景下微型学习的适应性网络环境构建研究 |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
教育部 |
11 |
2019年10月 |
嘉兴学院-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省级 |
浙江省教育厅 |
12 |
2020年1月 |
浙江省首批一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省级 |
浙江省教育厅 |
13 |
2021年2月 |
浙江省一流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
省级 |
浙江省教育厅 |
14 |
2019年5月 |
浙江省“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 |
浙江省教育厅 |
15 |
2014年8月 |
“十二五”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 |
省级 |
浙江省教育厅 |
16 |
2013年8月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 |
浙江省教育厅 |
17 |
2018年8月 |
ICT专业群智慧学习创新实践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教育部 |
18 |
2019年12月 |
基于ICT产业链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教育部 |
19 |
2015年8月 |
软件工程实验教学平台 |
国家级 |
国家财政部 |
20 |
2018年8月 |
大数据平台 |
国家级 |
国家财政部 |
21 |
2021年5月 |
通识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平台 |
国家级 |
国家财政部 |
22 |
2017年8月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应用开发与创新实践创新园建设 |
浙江省校企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浙江省教育厅 |
23 |
2021年1月 |
大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及部署优化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浙江省教育厅 |
24 |
2021年1月 |
基于O2O模式的嵌入式系统虚拟实验项目 |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浙江省教育厅 |
25 |
2021年1月 |
移动通信基站安装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浙江省教育厅 |
26 |
2019年12月 |
虚实结合的一体化网络工程类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
浙江省实验室工作研究成果 一等奖 |
浙江省高教学会 |
27 |
2019年8月 |
浙江省“互联网+教学”首批优秀案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
省级特等奖 |
浙江省高教学会 |
28 |
2017年8月 |
浙江省翻转课堂优秀案例 |
省级一等奖 |
浙江省教育厅 |
29 |
2013年8月 |
浙江省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微课《队列的应用-舞伴配对问题》 |
省级二等奖 |
浙江省教育厅 |
30 |
2018年9月 |
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 |
省级 |
浙江省教育厅 |
31 |
2011/2015/2017 |
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 |
省级 |
浙江省教育总工会 |
32 |
2021年4月 |
浙江省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
省级一等奖 |
浙江省教育厅 |
33 |
2017-2021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4项(涉及大数据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等5个专业建设,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教育部 |
34 |
2013-2021 |
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获奖(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大学生多媒体大赛/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智能汽车竞赛) |
国家二等奖10项/国家三等奖5项/省一等奖10项/省二等奖35项 |
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等 |
35 |
2016-2021 |
校企合作教材4部:物联网方案设计与实现/云数据中心基础/现代交换技术/分组传送网(PTN)技术与应用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